中国历史的大概(2)

今天通过人类基因的回溯,建立了比较可信的人类遗传迁徙融合替代的线索图谱,虽然和我们一贯的人类发展多样化本地化认知,以及族群形成的时间空间等的概念显得有些不相容,不过通过和以往的语言比较学,气候学,地理学上的结论,还有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种新的走出非洲的学说。

我们就在现有的一些结果,来联想一下中华民族的起源,大约6万年前我们最早的一批祖先来到了东亚,他们仍处在狩猎采集的阶段,只有一些简单的石器和木棍,无法深入丛山峻岭的内陆,只好沿着海岸线前进,当时还处在上一个冰期,海平线较低, 印尼群岛,日本,和东亚大陆相连,甚至澳大利亚有一段时间也可以走过去,这批旧石器时代的祖先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包括部分今天被海水淹没的大陆架地区)生活,他们的基因今天分布在蒙古,日本,印尼土著,朝鲜,藏,彝,瑶等民族身上,也在汉族身上留下了小部分的印迹。当然几万年的时间里也不是只有一批人在那里闲逛,这里面也发生着融合替代,最早一批其实应该是单倍群C的族群,紧接着单倍群D的族群跟在后面踢他们的屁股,C被赶到了荒凉的澳洲,和东北亚寒冷地区,甚至部分越过当时还连着的白令海峡到达北美。

大约4万年前在今天的中亚高原,出现了一个牛逼的男人,他的后代不仅是炎黄祖先,也是夷越苗的祖先,也是欧洲白人的祖先,不仅是新石器时代执牛耳者的祖先,而且是世界八成开创高度文明的民族的祖先。我们想象一下他稀疏的胡须,忧郁的眼神,黝黑的皮肤,像这样拉轰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那样的出众。

大约1万年前,冰期结束,温度和海平面都在上升,这时两支那位拉轰男人的后代开始尝试进入今天中国的版图。这群新石器时代的三个代表由南北两路进入中国,一路(南)仍然沿海岸线追着D的屁股,将D驱逐到东亚的岛屿上和东北亚的寒冷地带。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将曾经强势的D赶到了东南亚的群岛之上,就像D曾经对C所做的一样。

沿着这一路(南)有两支人马,较早的一支沿着海岸从东南亚延伸至今天浙江形成了日后的百越,而其后有一批人杀的兴起,继续北上至江苏山东一直到东北朝鲜,成为日后和炎黄集团正面碰撞的东夷蚩尤集团。

稍晚的一支凭借先进的工具以及气温的升高深入内陆,从今天的缅甸通过云南进入中国,进入中南半岛和留在云南的成为傣泰,深入贵州湖南江西的成为苗瑶。

另一路(北)和苗瑶傣泰之前在中亚,可能是今天的阿富汗某处分离,沿着天山北麓进入中国,这一路代表就是我们的华夏祖龙,炎黄集团。

中国历史的大概(1)

首先申明本人不是历史专业,只是历史爱好者,票友性质,而且一般越是业余,越喜欢大题目,大概是因为越大越容易扯蛋,越小越考究细节方面的水准,业余的就要露馅了,我也是这样的扯蛋者。

三国演义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同好历史的朋友说起中国历史也总是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但往往和试图总结股市规律的努力一样不得要点,我觉得这是因为历史和股市一样,都是一大群无法预见未来的人(包括那些大人物,其实也是在赌运气),只能根据自身现状和不知真假的风吹草动走出下一步棋,好坏生死自有天命,只留下事后诸葛亮去扯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为事后诸葛亮之一,让我在股市中浪遏飞舟是既没胆量,有没本钱,只能看着已经过去的数据yy一下,这里的讨论也是类似。

中国五千年(五千年可信历史或许存疑,但文明的曙光出现在3000BC是完全合理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大的变革,一次中型的变革,和一次小型的变革。第一次大变革发生在商周交继到西周初,这次由于时代太过久远且原始,面目非常模糊,很多细节要凭联想,因此也有可能不能算一次重大变革。第二次就是战国至汉初的奠定中国此后2000多年文化基石的大变革。第三次就是从鸦片战争(如果从中国自身主动采取行动的方面上来说,应该是洋务运动,从国民开始觉醒来说,应该是甲午),直到今天,所以我们很幸运能够处于这样一个两千年一遇的大变革时代。

一次中型的变革就是从拓跋鲜卑汉化开始,直到开元。那次小型的变革就是三国,那其实是一次不完整的妥协,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修正。

中国的文明发展在时间上的分布并不均衡,从3000BC到1000BC走完了部落联盟制度,从1000BC到200BC走完分封制度,600AD后完备了职业官僚制度,古典时代的步子迈得实在有点大,蛋也扯得确实疼,结果就包起了小脚走碎步,一走走到19世纪后半叶,被西方列强撕下裤衩扯蛋,不得已重新扯掉包脚布,强忍蛋疼的继续前行。